一个印度将军眼中的2025与中印博弈
标题
一个印度将军眼中的2025与中印博弈
正 文
近二十年来,美印关系日趋升温。
这个变化的背后,是中美印战略三角和中美印俄战略四边关系的凸显。
说到这两组关系,不能不提一位印度将军和他写的一本书。
这位印度将军名叫森德吉,是印度陆军的前总参谋长。也是很多人笔下的鹰派人物。只是这个印度鹰并非简单的喊打喊杀型。他能打能杀,也曾经真打真杀过,却又不限于用打杀来解决问题。
他曾在美国李文沃斯堡陆军指挥和参谋学院进修,打过第二和第三次印巴战争。印军对东巴的闪击战就是他一手策划的杰作。其对印度陆军的军改,以及印度核战略的制定、核力量的发展,均产生了巨大影响。
他还是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的主要推手。他当时就提出了立足直升机机动,形成新的打击模式。他还提出,对华不战则已,战就要以雅鲁藏布江为界,进行深入突击,快打快撤,一雪62年之耻。但关键是开战时机。
森德吉晚年一直在写一本书,这本书的名字叫《展望2100:21世纪的战略》。他1999年2月8日去世时,书还没有写完。残稿由其夫人整理后于2003年出版,可以看作是他留给印度的一份战略遗嘱。事后看来,这份遗嘱确实极大影响了日后的印度军政界。
在这本书里,森德吉认为,21世纪的第一个25年,是奠定新格局的25年。这个25年,首先取决于美国的战略选择,其次则是几个主要大国对美国战略的回应方式。这两个变量的组合,将导致世界格局存在如下三种可能:
第一种状态他称之为绿色假设。
美国乃至所有联合国五常,都奉行克制战略。主要核大国集体进行深度核裁军,且均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则。改革安理会,去除一票否决权。保持太空非军事化,严控核生化武器扩散。中美关系持续和解,整个世界以合作、发展为主流。
第二种状态他称之为黄色假设。
美中、美俄关系吃紧,虽未到公开破裂的程度,但美国已经开始暗中准备针对中、俄两国的战略遏制计划。而中国尤其成为美国最大的假想敌。为此,美国开始同时试探印度与俄罗斯的合作意愿,孤立中国。同时,中国和俄罗斯也根据自己不同的战略需求,开始“分别对印度进行(合作)试探”。
第三种状态他称之为红色假设。
美国极大弱化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,世界动荡不安。美、俄虽然进行核裁军,但仍然保留着极其强大的核武库。英法中则不断强化自己的核武库。私营的“火箭俱乐部”出现,外太空成为战略竞争空间,而且竞争门槛逐渐降低。美中、美俄关系均持续恶化。美国通过拉拢印度,积极推进同时遏制中、俄的战略计划。
在森德吉看来,第一种情况下,美国可以低成本维持自己的全球主导权,并形成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。属于两利行为。但是,在这样一个世界里,印度固然不再面临严重的威胁,却也没有什么战略存在感。
相比之下,森德吉认为,黄色和红色假设状态下,印度才有足够的战略存在感。这两种状态出现的前提是美国犯下严重的战略失误,安理会五强分裂,甚至互相恶斗。这个结局,将让世界动荡不安,也不符合美国长远的战略利益。但是,印度的战略机遇却将因此出现。
也就是说,印度的战略机遇,决定于美国的战略失误,和安理会的分裂,世界的动荡。
森德吉还认为,黄色与红色假设出现的可能,高于绿色假设。印度既要看到机遇,也要看到,如果印度准备不足,不仅无法利用机遇,反而可能先遭到国际动荡的弊害。
所以,他认为,印度要保持高度灵活务实的外交,更要深度推进军改,提升核威慑力。其深层目的显然在于,努力先立于不败之地,再静观二战的一帮胜利者互相厮杀,从而找到自己的崛起机遇。
按照森德吉的逻辑,21世纪的一百年,最好是中美乃至所有五强撞车不断的一百年。而这个撞车格局很可能在21世纪的前25年就形成。印度要做的就是促成这个格局的出现,再利用这个战略机遇,卧薪尝胆,暗度陈仓。
有意思的是,森德吉开始写这本书时,因为核武器问题,美印关系还不明朗。但是,就在森德吉去世三个月后,发生了炸馆事件,中美关系吃紧。同年,美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提出了跨世纪年度“全球战略评估报告”。该报告强调指出,在一个没有了苏联的世界里,俄、中、印三国的走势与内部稳定与否,将对东亚、南亚、中欧、东欧等地区产生重大影响,从而对美国的全球利益和战略布局也产生重大影响。
虽然几乎全世界都没有料到,三年后会发生911事件,让美国战略走势发生巨大偏移,第一次以非国家组织为头号国家安全威胁。美俄、美中关系均出现巨大缓和。但是,到2006年,美国新版四年防务报告重提中俄印三个“处于战略十字路口的潜在大国”,标志着回归99年战略的开始。
到2010年《四年防务评估报告》出台,居然去除了俄罗斯,仅强调:中国与印度这两个人口大国的崛起,才真正构成了全球权力格局的最大、最新变量,持续演变的结果将是“塑造出一个人们再也无法明确界定的国际体系”。“美国在这个体系中,仍将是实力最强的成员,但却必须与重大盟邦及友邦扩大合作关系,才能维护稳定与和平。”
至此,美国立足中美印战略三角进行布局的态势已非常明晰。森德吉关于黄色世界的预想逐渐成型。
接着,2014年的克里米亚兼并事件,进一步导致美俄关系吃紧。奥巴马-希拉里组合决定加大拉拢印度的力度,同时对付中、俄两国。这又使得红色世界的出现成为可能。
此后,特朗普的上台,使得美俄关系再次出现逆转。特朗普的策略,明显是重回同时联络俄、印,孤立中国。因为受到通俄门风波的影响,美俄和解至今仍未实现,但美印关系却持续升温。
很显然,目前的形势正在黄色和红色状态之间摇摆。而无论定格在哪一个状态,都对印度有利,而对中国不利。甚至就算进入绿色世界,只能说是对印度无害也无利,但未必就对我们有利。
这三种假设,虽然也有客观预判的成分,但更多是森德吉站在印度立场上的战略计划,希望印度能努力塑造未来。而这些年来,印度在外交、军事、舆论等领域,也确实在打组合拳。
未来的世界格局,如何才是对我们有利?这首先牵涉到对美国霸权衰落周期的判断。过于乐观,就会造成好大喜功、急躁冒进。
其次更要放大视野,打破世界只有中美的盲区,真正从全球多元竞争的角度看问题,才能扫除盲区,稳步前进。
最后,对于印度这个国家,还是要加深研究力度。
目前我们在国家安全领域存在几个显著的认知误区。
第一个误区是说到威胁,往往就会想到热战,而忽视了有核国家之间的斗争形态早已隐形化、多样化。
第二个误区是过于盯美国,忽略了多国交叉博弈的复杂性。
当周边国家与美国关系紧张时,往往心生同情,甚至出手相助。但这些国家事后不仅不感恩,反而常常趁我们和美国关系吃紧时落井下石。相反,当这些国家和美国走近时,国内又往往一片喊打之声。结果先不说能不能打,就算打赢了,也往往是战术胜利,换来战略上帮助对手深入借力强国,总体是得不偿失。但老是这样,该打时帮助对手,不该打时硬上,长此以往,战略大局堪忧。
第三个误区则是过度用自己独特的历史经验看别人。尤其喜欢强调中央集权和工业基础的前提作用,却忘了也有在扩张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的国家。比如当年的日本,内部长期存在强大的地方势力,直到日俄战争主要军舰还靠进口。但这些都没有阻碍日本的崛起。而日本恰恰是靠外交谋崛起,在崛起的过程中解决中央集权和工业化的问题。
只有走出误区,才能看清真正的出手时机和出手方式。从这一点上说,森德吉的这本书虽然距今已经过去二十年,对我们却仍有他山之石的价值。